目前分類:小編也來寫東西 (4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中醫認為,人體靠陽氣的生發保持健康活力,當人體為外邪侵犯,陽氣不得宣泄而過於亢盛,就會出現壯熱、無汗、煩躁、口乾等一系列實火症候。這種情況適當服食一些性味寒涼的食物有助於清火祛病。而虛火則應滋陰補水,而不可過度服用寒涼食物來消火,這樣不僅虛火去不了,還會損傷陽氣,傷害身體。

上火該怎麼辦?

「上火」是生活中常見的症狀,因此不為患者所重視,往往自己隨便吃一些寒涼祛火的食物或藥物來解決。作為醫者我還是要告誡患者,上火雖不是什麼大病,但一樣要審證求因,辨證論治,引邪外達,只有「邪祛」正才能安。若是不作「火」之辨虛一概施以寒涼,往往會貽誤病情,損害健康。

陽氣是生命之本,溫養著人的生命體,最畏寒涼。生活中有些人貪口腹之慾,不加節制地吃冷飲、海鮮而傷了陽氣。比如,螃蟹是大家公認的美食,它不但味美,且營養豐富,是一種高蛋白的補品,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可是有些人一吃螃蟹,就會胃痛,原因就是螃蟹的寒涼之性,損傷了胃陽。之所以吃螃蟹時一定要蘸薑汁,就是用薑汁的溫熱來制約螃蟹的寒涼之氣。海鮮類食品,除普通魚類、蝦、鮑魚等極少數屬於溫熱之性,大部分均是寒涼的,因此,吃的時候一定要有所節制,不能一下吃得太多。
 

只吃水果等寒涼果蔬,容易造成月經失調

現在很多女孩子熱衷於減肥,常常不吃主食,而是以水果、蔬菜果腹,並且最喜歡香蕉、番茄、黃瓜、冬瓜這類熱量低偏寒涼的果蔬。由於缺少五穀及肉類的滋養、補益,加之食用大量寒涼蔬果使陽氣不斷損傷,就給寒邪侵入人體留下了機會。一旦這種寒邪留滯於胞宮,形成「宮寒」,就會出現一系列的月經失調的病症。


避免早起空腹喝冷飲

那些脾胃虛寒的人,寒涼本來就是他們的大敵,即使上火了也要謹慎選擇寒涼食物。即便脾胃功能正常的人,也不應頻繁攝入大量寒涼食物,尤其是應避免早晨空腹喝冷飲。雖說炎熱的夏天,一口氣灌下一大杯冷水,既解渴又降溫,的確很享受,但這對身體沒什麼好處,甚至會危害健康。

陽氣對人體起著保護作用,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氣的侵襲,可以使人身體健康。而寒涼食物都會傷損陽氣,因此,在食用寒涼食物時一定要注意搭配,並且不要過量食用。雖然寒涼食物可以祛火,但應適度,不能以傷陽為代價,一旦陽虛了,外邪就有更多的機會侵入體內。


常見的寒涼食物

常見的寒涼食物有陳小米、綠豆、海帶、紫菜、海蜇、蟶子、田螺、河蚌、鴨血、苦瓜、番茄、黃瓜、冬瓜、茭白、荸薺、綠豆芽、香蕉、西瓜、柿子、甘蔗等。面對這些寒涼食物不論有多喜歡也不能吃得太多,為了健康就不能只顧滿足口腹之慾。如果不小心吃了太多寒涼食物,可以泡杯「生薑紅糖水」來驅寒暖胃。

生薑紅糖水:

﹝製作材料﹞ 生薑二十克,紅糖適量。

﹝製作方法﹞  將生薑切絲,與紅糖一同放入杯中,沸水沖開後燜三分鐘,趁熱代茶飲。

﹝功效﹞         暖脾胃、通陽氣,適於吃寒涼食物導致肚子痛或痛經。

以上內文,摘錄自八正文化出版的《養生! 吃對不上火》

相關文章:

《養生! 吃對,不上火》防止上火,不必杜絕一切上火食物
《養生! 吃對,不上火》清理腸道,消除胃火,吃蕎麥來改善
《養生! 吃對,不上火》 檢查你的上火症狀有幾種

 

文章標籤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豆不僅是一種食品,也是一味補虛的中藥。雖然大部分黑色食材均具有強腎之功,不過在各種食材當中黑豆的補腎功效卻更勝一籌。正是基於以上原因,一些地方才流傳「要想長壽,常吃黑豆」、「要想延年益壽,每天吃點黑豆 」 的民諺。對於黑豆的補腎功效,明代非常有名的醫學家李時珍說: 「 服食黑豆,令人長肌膚,益顏色,填筋骨,加力氣,乃補虛之神秘驗方也。 」

黑豆補腎的功效是不言而喻的。因為其可滋陰補腎,因此也有助於增強肝的生理功能。這其中有兩點原因,一點為腎水可涵養肝木,腎水足則肝得養;另外一點是中醫認為腎精可轉化為血,血可養肝,因此透過養腎就可以達到肝腎同養之目的。養腎養肝就可以食用黑豆。尤其是現代人,更是應經常吃點黑豆,來補一下我們的腎。

匆匆忙忙的現代人,工作忙,操心的事情多,這導致精力透支。我們每天忙碌,實際上就是在損耗精血,你每天忙碌的時間越長,損耗的精血就越多。如果你每天工作都很疲倦,身心得不到有效休息的話,就會傷腎傷肝。因此,現代人,尤其是每天疲於奔命的人,我建議你用黑豆補一補。每天來點黑豆,花不了多少錢,卻能很好地補身子,何樂而不為呢?

女性在飲食中也應不離黑豆。這是因為女性一生中都離不開氣血,而腎精可化生腎氣和血,為此吃點黑豆能補氣補血。將氣血補足了,臟腑、肌膚得養,不僅有助於強身健體還有助於美容養顏。此外,女性經常吃點黑豆還有助於改善更年期的各種不適症。

黑豆的食用方法可分為兩種,一種被稱之為煮料豆,即將黑豆和藥物同煮用之。煮料豆法為宮廷秘方。對於煮料豆的功效,明太醫劉俗德《增補內經拾遺方論》說:「老人服之能烏鬚黑髮,固齒明目。」除了煮料豆法外,還有一種方法為單用法,即不與其他藥搭配起來使用。即使不與其他中藥搭配起來使用,黑豆也具有良好的肝腎同補功效。

黑豆料理:
煮料豆
材料:當歸十二克,枸杞子二十五克,牛膝、生地、熟地各十二克,首烏二十五克,白芍、菊花、川芎、甘草、陳皮、白朮各三克,炒黃耆六克,黑豆五百克。
作法:
將準備好的中藥和黑豆一併放到沙鍋中,加適量清水,小火燉煮;煮到黑豆熟爛後,去中藥,食豆。
功效:
這道藥膳不僅能烏髮,還能補虛,改善體質,有助於益壽延年、祛病強身。雖然上述藥膳功效佳,但因裡面含有多種中藥,因此服用前一定要諮詢醫生,瞭解一下自己的體質是否適合服用,以防增加身體負擔,非但沒有強身,反倒損傷臟腑。相對於煮料豆的方法來講,單用黑豆呵護則省去了考慮藥物對身體適應性的問題,可以說大部分人都適宜用其進行身體保健。

以上內文摘錄自 八正文化出版的《養生一定要養肝

文章標籤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養」字,是「羊」加一個「食」字,所以養生怎麼養,吃羊就是養。因此羊肉不僅僅是古代的一種美食,也是一種養生保健食品。

羊肉,補元陽、益血氣的溫熱補品 中醫學認為,羊肉味甘性熱,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等作用。《本草綱目》指出:「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治虛勞寒冷。」 因此,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氣補虛、祛寒暖身,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禦寒能力,是冬令滋補佳品。羊肉還可增加消化,保護胃壁,幫助消化,很適合體虛胃寒者食用。 助元陽、補精血,驅寒進補佳品 。

羊肉具有什麼樣的養生功效呢?
在中醫看來,羊肉具有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等作用。

我們先從羊肉的第一個功效—助元陽開始說起。元陽相當於人體的一個火源,人體要保持一個恆定的溫度,就需要這個熱源來提供能量。在中醫看來,羊肉屬於溫熱的食物,相當於一團火,所以它能夠給我們的身體補足能量。大家吃完羊肉後都會感到熱,特別是大冷天的吃點熱騰騰的羊肉火鍋後,這種感覺最為明顯,所以我們說它能夠「助元陽」。 

羊肉的第二個功效—補精血。這跟食物的歸經有關係,在中醫看來,不同食物歸經是不一樣的。在中醫看來,羊肉走的是腎經,而腎藏精血,所以吃羊肉可以起到補充精血的的作用。 當然,很多食物同時歸很多條經絡,羊肉也不例外。它不僅僅是歸腎經,還入心經、脾經、肺經等其他三條經絡。因此羊肉還具有補心氣、養心陽、療肺虛等功效,是一種極好的藥膳食材,非常適合用來做食療。 

怕冷不烤火,吃羊肉最好 

在現在的辦公大樓裡,常見到我們經常開玩笑說的「冰山美女」,她們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怕冷,四肢永遠是冰涼的,這類人最適合吃羊肉。因為羊肉具有溫養氣血,補益陽氣的作用。著名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就用當歸生薑羊肉湯治療婦女產後氣血虛弱、陽虛失溫所致的腹痛。其實,羊肉不僅補養性強,而且與牛肉相比,肉質細嫩,容易消化,因此體弱者、兒童、遺尿者,吃羊肉可以補身體,提高機體抵抗力;奶水少的產婦也可把羊肉和豬蹄一起燉著吃,通乳效果較好;另外,羊肉含鈣、鐵較多,對防治貧血、骨質疏鬆等有一定益處。 

冬季進補季節多吃些羊肉,抵禦風寒,強身壯體

「羊肉補形」,這是有道理的。因為羊肉中所含的豐富的營養物質能增加人體肌肉。有這樣一個人,功課緊張,睡眠不好,胃口差,身體日漸瘦弱,後來得一補養方法,日服一次,一個多月後身體逐漸健壯起來,睡眠變好了,食慾增加了,前後判若兩人。原來他只是每晨服燉羊肉而已。此法簡單易行,瘦弱者不妨一試。 綜上所述,凡身體瘦弱或病後體虛、年老體衰或氣血不足者經常吃些羊肉,特別是在冬季進補季節多吃些羊肉,不但能增加熱量,抵禦風寒,還可補養氣血,強身壯體。 

陰虛火氣大,少吃羊肉 

有明顯陰虛症狀的人,即大便乾燥,口乾,臉上經常長痘痘,舌紅,煩躁易失眠的人,最好不要吃羊肉。因為羊肉與牛肉、豬肉等比較起來,熱量更高,陰虛的人吃了以後,很容易出現面部潮紅、渾身發熱、呼吸急促、坐立不安等症狀,嚴重者還可能流鼻血。所以這類體質的朋友最好不要吃羊肉,如果不清楚自己的體質,吃了羊肉身體出現不適,也不必慌張,可多喝水,多吃水果來降降火。 除了陰虛火旺的人,肝病、高血壓、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發熱期間均不宜食用羊肉。

山藥羊肉粥

推薦食譜:
山藥羊肉粥,吃走冬日的寒氣 

立冬過後,氣溫驟然下降。俗話說「秋收冬藏」,冬季是人體收藏的季節,這時候進補更容易吸收。所以這時,一碗香氣四溢並具有滋補功效的熱粥更成為人們冬季進補的首選。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款出自名門的粥膳—山藥羊肉粥。 本粥出自《飲膳正要》。原料包括羊肉二百五十克,鮮山藥一百克,糯米一百克。首先將羊肉洗淨,放入沸水中汆燙去血水,切成小塊備用。再將山藥洗淨,切塊。最後再把羊肉、山藥一同入鍋,加水八百毫升,用小火煮爛,加入糯米煮成粥,每天早、晚溫過之後即可食用。 這款粥中的山藥可以說是健脾專家,《本草綱目》中就說:「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而且它補氣是偏於健脾氣,不熱不燥;補而不膩,補而不滯,非常平和,是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的良藥。羊肉甘溫大熱,可為我們的身體提供熱量。山藥羊肉粥結合了山藥、羊肉以及米粥三者的優勢,具有補脾益腎、溫中暖下的功效,同時還具有治療寒性腹瀉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這款粥屬於溫熱的粥類,且山藥有收澀的功效,因此胃熱以及大便乾結的朋友均不宜服用。 

以上內文摘錄自八正文化的《中醫生的養生餐桌》

八正文化邀請您一起把健康傳出去!

相關文章:

來一碗桂圓枸杞紅米粥,讓你養心安神補陰虛。
《中醫師的養生餐桌-瓜果蔬菜篇》蓮的一身都是寶
《中醫師的養生餐桌》-調理寒性病症的小人參-薑
《中醫師的養生餐桌-瓜果蔬菜篇》蓮的一身都是寶
《中醫師的養生餐桌 瓜果蔬菜篇》茄子是保護大小血管、消斑美容的健康管家
水果養出水靈人(1) 補血益氣 強健筋骨的瑪瑙珍果




文章標籤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在台灣,冬天還可以吃到新鮮的蔬菜。
一起來看看有那些常見的蔬菜,可以讓我們去風寒,又可以補身體吧!

1.韭菜 

韭菜在我國食用的歷史悠久。如唐代大詩人杜甫說「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讚詩說「漸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 由此可見,韭菜是我國古代文人墨客很喜歡稱頌的菜類。特別是其所結之子,即韭菜子,是一味壯陽益腎中藥。同樣,韭菜也具有良好的壯陽助陽作用。中醫認為,韭菜能補腎益胃,可充肺氣,散瘀行滯,安五臟,行氣血,止汗固澀,平呃逆等。可用來治療陽痿、早洩、腹中冷痛等多種病症。與此同時,韭菜還有一種特殊的功效,就是吞食針類或幣類異物後,吃稍熟的韭菜配香油,可以纏住異物而利於排出體外。 陽虛怕冷的病人出現大便秘結者,食用大量的韭菜後,既補陽又可通便。 

2.茼蒿 

歷史傳說,杜甫一生流離顛沛,疾病相襲,他在四川夔州時,肺病嚴重,眼花耳聾,生活無著,於是在五十六歲時離開夔州,到湖北公安,當地人民做了一種菜給心力交瘁的杜甫食用,用茼蒿、臘肉、糯米粉等製成,杜甫食用後讚不絕口。為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後人便稱此食為「杜甫菜」。可見,在我國食用茼蒿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而且在諸多的醫書,如《備急千金要方》、《日用本草》等書中都已有明確記載,茼蒿具有補肝腎、縮小便、寬中利氣等作用。茼蒿也有消食開胃、通便利腑、清血養心、潤肺化痰、利小便、降血脂等多種功效。

3.洋蔥 

洋蔥在我國具有很久的食用歷史。如在《齊民要術》中就指出,洋蔥有好幾種,而《食療本草》中說洋蔥具有藥用與食療價值,特別是在《嶺南雜記》一書中描述極為詳細:「洋蔥,形似獨顆蒜,而無肉,剝之如蔥,縷切如絲,玲瓏滿盤,味極甘辛。今攜歸二顆種之,發生如常蔥,至冬而萎。」在宋代,朱熹對洋蔥大加讚賞,在《蔥》詩中說到:「蔥湯麥飯兩相宜,蔥補丹田麥療饑。莫謂此中滋味薄,前村還有未炊時。」 現在一般家庭中,洋蔥是個備用菜,因為它保鮮的時間長,而且什麼時間食用都行,不管是生食或是配菜,都是極好的蔬菜。特別是現代研究認為,洋蔥具有發散風寒、消食化肉、降壓降脂、提神健體、解毒防癌等多種作用。 洋蔥不僅具發散風寒、溫中通陽、消食化肉、提神健體、散瘀解毒等功用,特別是其降脂作用可靠,受到很多人的喜愛。生洋蔥可作為配餐,達到膳食保健目的。 

4.南瓜

在中國的江南地區,每逢立春,家家吃南瓜,以示迎春。一些文人雅士會在快要成熟的小巧「桃南瓜」表皮刻上詩文或圖案,隨著瓜的成熟,瓜皮上便留下了美麗的圖畫和詩文,把它擱置於案頭,可增添生活情趣。 湖南邵陽地區一個苗族村,村民們世世代代有常吃南瓜的飲食習慣。衛生部門在調查時發現,這個村居民患貧血病極少。原來南瓜不僅含有豐富的醣類、澱粉、脂肪和蛋白質,更重要的是含有人體造血必需的微量元素鈷和鋅。其中鈷是構成血液中紅血球的重要成分之一,鋅直接影響成熟紅血球的功能。看來,民間流傳「南瓜補血」確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南瓜食療作用好,可解毒、保護胃黏膜、幫助消化、消除致癌物質、促進生長發育等,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 其實,南瓜的藥用價值也受到歷代醫家的重視,如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記載南瓜能補中益氣,同時,其他的中草藥書記載南瓜還有解毒殺蟲的作用。如農村過去常見的絛蟲病,就是以吃南瓜子來打蟲,而且效果顯著。

以上內文摘錄自八正文化出版的《人體內的太陽》
八正文化邀請大家一起把健康傳出去。

相關文章:
《人體內的太陽》向食物索取生命力-溫性蔬菜(1)
《人體內的太陽》五個症狀確認你是陽虛體質嗎?
《人體內的太陽》四招教你「揪」出疲勞
<<人體內的太陽>> 把握端午前的養元好時間


文章標籤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冬天天冷,怎麼吃才會讓身體暖呼呼嗎?
今天來介紹幾個我們平常常見的蔬菜,讓您輕鬆向食物索取生命力!


1.生薑 

薑作為調味佳品,已是眾人皆知的了。生薑能防禦多種外邪的侵襲,可見薑治病療疾的藥用價值很高,被推崇為中藥之「將」。 在醫聖張仲景的醫書《傷寒雜病論》中,就多次應用生薑與其他藥物配伍,治療陽虛、感寒、嘔吐、腹痛、胃中不適等多種病症。 民間有諺語:晚吃蘿蔔早吃薑,不需醫生開處方。朝含三片薑,賽過喝參湯。冬有生薑,不怕風霜。 中醫認為生薑性溫,具有發散作用,同時還有止嘔吐的作用。生薑具有解熱鎮痛、助消化、止嘔吐、抑菌殺蟲、抑制癌症等多種作用,因而可用生薑來治療風寒感冒、胃寒嘔吐,或受風寒而導致的咳嗽不止,或是經常肚涼腹痛腹瀉。

生薑還有一個特殊的功效,這就是解魚蟹之毒,所以我們在吃魚蟹之時放些薑等調味料,不僅能調味,同時還有解除其毒性等多種作用。

 2.蔥 

相傳神農嘗百草找出蔥後,便將其作為日常膳食的調味品,各種菜餚必加香蔥而調和,故蔥又有「和事草」的雅號。現代人對蔥的應用有過於古人,可以說每天每家燒菜都不會少蔥,少了蔥就覺得無法做菜。 早在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就應用蔥做藥物。將其加入通脈四逆湯中,以取其「通」上下、助陽氣的功用,可謂是蔥雖小而功效真大,還可救病人於危難之中。  蔥不僅能發汗解表、散寒通陽,還能治療風寒感冒輕症,外用還治療癰腫瘡毒等。現代研究還發現,蔥具有解熱、祛痰、促進消化吸收、抗菌、抗病毒、防癌抗癌等多種功用。 

3.辣椒 

辣椒在中國四川、湖南等地,可以說是必不可缺少的調味食物,這不僅與當地的地理環境有關,同時還與民俗民風有關。故此民間有諺語:「無辣不欲食,無椒不成餐。」辣椒有解熱、鎮痛、預防癌症、增加食欲、降脂減肥等多種功效。特別是減肥,因為辣椒是辛溫之性,而胖人多餘的是脂肪,這些脂肪按中醫理論上理解,應該是屬於痰濕之邪氣,而辣椒辛溫化濕通陽之性,正好可以消除這些多餘的濕氣,故胖人吃辣椒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之好事。 

4.芫荽 

芫荽又名胡荽、園荽、香荽、香菜。相傳張騫出使西域,始攜胡荽種歸,故名胡荽。胡荽傳自西域,實為伊朗語的音譯。芫荽香美可食,為「道家五葷之一」。芫荽性溫,味辛,入肺、胃經。食用芫荽有和胃消食下氣、醒脾調節中氣的作用。因為芫荽辛香升散,能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欲。《本草綱目》曰:「胡荽辛溫香竄,內通心脾,外達四肢,能避一切不正之氣。」 有文獻資料記載,芫荽提取液具有顯著的發汗、清熱、透疹的功能,其特殊的氣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機體發汗、透疹。如麻疹水痘的初期,透出不暢時,可服用芫荽湯。由於芫荽性溫,如果是因為熱毒壅盛而非風寒外來所致的疹出不透者忌食。 另有實驗研究,芫荽子可降低小鼠鏈佐黴素誘發之糖尿病的高血糖值,降低體重消失率,它不影響血漿胰島素的降低,能有效地阻止小鼠鏈佐黴素誘發之糖尿病的發展。

 5.大蒜

 大蒜具有很好的治病作用。同時,大蒜的保健作用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現代研究應用的大蒜素注射液,可用來治療各種感染,具有和抗生素一樣的強大作用。因此,當代不少專家學者均認為,大蒜是天然的抗生素,而且是無毒副作用的抗生素。研究證明,大蒜具有消炎殺菌、降血脂、抗動脈硬化、預防腫瘤、抗癌等多種功效。 我們夏天每當吃涼菜的時候,就常用大蒜作為調味品,其實也是為防止吃涼菜引起胃腸炎等情況發生,這是中國人在吃上的一大發明,可謂是既調味又防病,一舉兩得。現代人也常把大蒜作為消腫、解毒、殺蟲之品用,用來治療身上長瘡、痢疾及肚子有蟲等。

以上內文摘錄自八正文化出版的《人體內的太陽》
八正文化邀請大家一起把健康傳出去。

相關文章:
《人體內的太陽》五個症狀確認你是陽虛體質嗎?
《人體內的太陽》四招教你「揪」出疲

<<人體內的太陽>> 把握端午前的養元好時間
文章標籤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以光維生這件事情,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不是那麼容易理解的。
在食安風暴下,不斷爆發黑心商品事件,喚醒了我們對食物安全需求的重視。
除了譴責這些黑心的商人,有一群人,試圖要探索人類攝取能量的方式,除了進食可見的食物,是否有其他可能性。

在歷史上、在現今各地,都有人嘗試以自身實驗討論這個問題。
在《21天超覺斷食》這本書中,你看到米夏爾.
凡納(Michael Werner)的自述報告,以及其他十位自願者的報告。
在奧地利,有人走訪世界各地,將這樣的故事拍成影片,讓更多人了解這些
這部影片,當然也包含了米夏爾.凡納的訪問紀錄(21天超覺斷食這本書在德國是相當有名討論以光維生的書籍,在事事講求實證的德國人,如此詳細的研究獲得大家注意)。


如果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上去看看這部電影唷。
回顧一下米夏爾的故事: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5195
想看預告片:https://vimeo.com/ondemand/guan
想看劇照:https://www.facebook.com/ShenMingUanYuGuang/posts/..
文章標籤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武俠劇中,我們常見內力了得的高人,飛簷走壁、所向披靡,即便突遭暗襲但仰仗其雄厚的內力,亦能將傷害降到最低,甚至免遭傷害。就算生了重病,受了重傷,但憑其強大的自癒力,在短短時間內也能康復如初。見了這樣的高人,估計我們每個人都不由心生羡慕,悄悄想:要是我能有這一身內力,哪裡還怕這些小病小災啊。 其實,人本來就具備這種「內力」,那就是陽氣,陽氣就是每個人都與生俱來的「內力」,當然該內力並不像武俠劇中說的那麼神乎其神,不過它的神奇功效仍不可小覷。 比如寒風來襲,陰冷之氣刺入肌骨,讓人不由地打寒戰,這時,我們身體的陽氣就在與寒氣抵抗,並竭力將之排出體外。很多人受了風寒,但仍可安然無恙,那就是托了陽氣的福,是陽氣使我們免受風寒之苦;但有的人就不一樣了,受過風寒後,就感冒不斷,羸弱不堪,甚至衍生重病,這是寒邪傷了陽氣,滯留體內的緣故。 為什麼面對同一致病因素,有的人生病、有的人不生病呢?這是因為人的陽氣有強盛和衰微之別,陽氣強盛的人雖然說不上百病不侵,但是對付普通的小病還是不成問題的。但陽氣衰微之人,就比較痛苦了,但凡有個致病因素,他總逃不脫,所以,才會三天兩頭生病,越病越弱,越弱越病。 什麼是陽氣
有人感到奇怪:陽氣在哪,怎麼看不到?其實,我們沒必要看到,只要知道它真實地存在即可,就像電流我們也看不到,但想燒水做飯時,只要接通電源便能使用它,讓它為我們做事。電流雖看不到,但傳導電流的導體—電線(或其他導體)我們卻能看到。事實證明,導體的各個部位都具有大量能夠自由移動的帶電粒子。我們的身體也是同理,人身有各種陽氣,分布在我們身體的每一個部位,我們的身體也可以看做陽氣的介體,介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有陽氣。以肺臟為例,《黃帝內經》告訴我們「萬物皆有陰陽」,所以,肺臟也有陰陽,即肺陰和肺陽。有的患者得了肺病,很多大夫常說「你的肺有問題了,以後要注意」,但我一般不會這麼說,我會告訴他「你的肺陽(肺陰)有問題了,以後要注意」。肺陰和肺陽雖然都是指肺臟,但所指卻又不盡相同,所以,將問題劃分得更細,我們才能將問題看得更透徹,解決問題的時候才能更有針對性。 同理,脾臟可分為脾陰和脾陽,胃臟可分為胃陰和胃陽,腎臟也可以分為腎陰和腎陽。而我們知道,陽氣為主導,臟器發揮功能全仗著陽氣。所以,要想充分調動五臟六腑等各臟器的功能,就需充分調動其陽氣,只要我們身體各部位的陽氣強盛了,那麼,在其抵抗範圍之內的所有致病因素也就無須畏懼了。


腎陽是陽氣中的太陽


我們知道,萬物皆有靈根,也就是說萬物都有它的本源、起始和根本。人的一身陽氣,也有其靈根,那就是腎陽。腎陽也叫「真陽」、「元陽」、「命門之火」,有溫養全身臟腑的作用,是人體陽氣的根本。如果把人體看做一個小宇宙,陽氣就是人體的太陽;如果把陽氣看做一個更小的宇宙,那腎陽便是陽氣中的太陽,它是人身陽氣的本源、起始和根本。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養護陽氣要以養護腎陽為根本、為最重。 現代人由於各種不良生活習慣、工作緊張和濫服藥物等原因,陽虛的人,尤其是腎陽虛的人越來越多,腎陽為人體的原動力,失去了這個原動力就好比一部機器失去了發動機,人體這部機器自然就會越來越不好用了。


腎陽虛的特徵,怎麼處置

腎陽虛的典型特徵是手足發涼、腹中寒冷,冬天怕冷,夏天不怕熱。 對於腎陽虛和陽虛,有一個最簡單的輔助治療方法,那就是《黃帝內經》中所說的「無厭於日」,簡單地說就是多曬太陽,很多人認為夏天宜清涼,補陽只會助火,但是對於陽虛內寒的朋友來說,利用夏天炎熱之勢來治沉寒積冷,實在是最天然、最經濟且無危害的方法,《黃帝內經》中就有「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說法。所以,對於陽虛和腎陽虛的朋友,夏天到了就不要躲到空調房裡吹冷氣了,多出來曬曬太陽吧。 夏天曬太陽,可以包住頭部,適當曬曬後背,這樣可以振奮鼓舞體內之陽氣,將淤積之寒涼趕出體外。 萬物的生長動力皆來自於太陽,運用自然界太陽養護我們體內的「太陽」,這當是一個再妙不過的養護方法了吧。

以上內文節錄自《養生要養腎陽》,更多的腎陽介紹,歡迎大家翻閱本書內容。
八正文化邀請您ㄧ起把健康傳出。


相關文章:

《男人養腎 女人養肝》呼吸對了,腎氣也就盛起來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沁人心脾」指的是芳香涼爽的空氣或飲料使人感到舒適也形容詩歌和文章優美動人,給人清新爽朗的感覺。
原出自宋‧林洪《冷泉亭》詩:「一泓清可沁詩脾。」

在花園裡,聞到各種花香味,淡淡的馨香淡淡傳來,總讓人心情愉悅。
而做菜時,放的香菜,也是讓人心情愉悅,胃口大開。

其實這跟我們身體的保健運作也是息息相關。

中醫認為「香氣入脾」,所以中醫在治療脾病時,總會用一些辛香之物。

「沁人心脾」指的是氣味進入人的心脾。

為什麼香味如此鍾愛心、脾兩臟呢?這就得從中醫五氣學說的角度來解釋了。

所謂的五氣指的是臊、焦、香、腥、腐五種氣味。而這五種氣味也分別入人體的五臟之中。換句話說就是五臟對這五種氣味各有喜好。這從張景岳的《類經》中就能夠看出來:「天以五氣食人者,臊氣入肝,焦氣入心,香氣入脾,腥氣入肺,腐氣入腎也。」可見脾喜好的是香氣。中醫認為脾臟是一個喜清惡濁的臟器,所以乾淨的馨香氣息通過鼻孔進入到人體內,正好符合了脾的「胃口」。淡淡的芳香對脾產生刺激的同時,人們的情緒就會變得十分歡愉。那麼這和心有什麼聯繫呢?從中醫情志的角度來分析,歡愉正好是人情志的一種,而心在中醫裡主神志,顯然歡愉也屬於神志的一部分,所以每當香氣入脾時,人心裡也就會感到愉悅了。

香氣雖好,也要適度吮吸,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有一個關於元代名醫葛可久治病的故事講的就是這個問題:有一位小姐患了一種很奇怪的病症就是四肢無力,不管找多少名醫診治都沒有效果。家人為此很憂心,於是就找到了葛可久,葛可久一見到病人,便囑咐她的家人把小姐平時用的香料和梳妝的胭脂等帶有香氣的東西統統從梳妝檯上拿走,之後在地上挖了一個坑,將小姐放在坑中。然後對小姐的家人說,如果病人四肢可以動了,請趕緊叫我。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小姐四肢微動發出了聲音。家人趕忙把葛可久叫來,葛可久給小姐服了一粒藥,小姐便可以自行走動了。家人不解,葛可久解釋說這位小姐之所以得這種疾病,是因為她平時喜歡用香味粉飾,雖說香氣是入脾的,但香氣太過又會傷脾。脾又主四肢,久而久之由於脾吸收香氣太久,從而導致了四肢發軟,不能正常行動。脾五行屬土,葛可久先將屋中的胭脂香粉去掉,又把人放入坑中,是以地氣補人的脾氣,從而使病人恢復正常。可見凡事「度」的掌握是很重要的,正所謂過猶不及。

中醫健脾往往選擇辛香之物,利用的就是香入脾這一原理。

另外生活中還有一個細節,就是大家在做湯的時候喜歡最後在上面撒點香菜末。《食療本草》中說香菜可以入脾經。《本草綱目》也說香菜「辛溫香竄,內通心脾」,而且香菜本身淡淡的香氣也是促進食欲的一大因素。

還有很多養生之道散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成語,可以參考八正文化出版的 《成語中的養生智慧
八正文化邀請您一起把健康傳出去!

《成語中的養生智慧》-讀成語,學中醫


文章標籤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注意觀察會發現,很多老人呼吸發出的聲音很大,很像病久了身體虛弱的人。這是因為人到老年,腎氣衰竭,氣虛乏力,肺活量也變小,所以要用更急促的呼吸來維持身體的供氧。呼吸快了,聲音自然就大了。

教你一個按摩肺經太淵穴的方法,幫助老人強腎氣促呼吸。

讓老人手掌心向上,平放在腿上,在他的大拇指根部,會發現有一塊突起的骨頭。你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同時放在這裡,像號脈一樣,會感覺到有一處地方在跳動,這是動脈在搏動,這個搏動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太淵穴所在的位置。按揉大概二至三分鐘,再換另外一隻手按揉即可。你也可以告訴老人,在每天早上起床時,在床自行按摩。因為肺經的經氣執行時間是早上三至五點,老人一般五點前就醒了,這個時候按摩效果更佳,能夠提振腎氣,利於呼吸,還能矯正心律不整。

刺激太淵穴,效果非常好,為什麼呢?太淵這個穴位也和水有關,「太」即大的意思,「淵」即深淵,是水很深的意思。在神話傳說中,太淵是天池,也就是王母娘娘的瑤池,在昆侖山上,是昆侖河的源頭。的確,太淵也是肺經的原穴,就是發源地,所以這裡的氣血是非常旺盛的,可以調動整個肺經。而肺主氣,調節一身之氣。所以按摩太淵穴,可以解決人氣虛的問題。《類證治裁》又說:「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所以肺和腎之間是一氣相連。這好比一棵大樹,肺就像是枝葉,腎就像是根,「葉茂」和「根深」是緊密的聯繫在一起的。所以肺氣強了,腎氣也會強盛起來。按摩太淵穴也不僅僅適用在老人身上,任何人多按按都有好處。


既然肺對腎這麼重要,最後教你一個「呼吸益腎法」。呼吸益腎法是中國古老的一種回春術,有助於將體內污濁空氣全部排出,把新鮮空氣吸進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吐故納新」。先是吸氣,吸氣時肩部收緊上抬,腹部凹下去,同時把肛門的括約肌也緊緊地收縮,陰莖也會提高,像拉弓似的感覺;到達極限之後吐氣,肩部放鬆,腹部膨脹,肛門處肌肉放鬆,就好像憋著的尿,放開了。練習此法還要注意,吸氣時要慢慢的、深深的使氣吸到肛門的部位,深深吸氣,然後再慢慢放鬆。

當胸悶或者發睏的時候,我們常常做一個深呼吸,這個時候會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呼吸益腎法,就是在深呼吸的基礎上加上了一個提肛術。提肛術,又稱為「撮穀道」,是道家的一種養生之法,具有養腎生精的功效。據清代皇室醫籍披露,乾隆皇帝能活到八十九歲高齡,成為我國歷代皇帝中的最高壽者,這與他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撮穀道」不無關係。而做深呼吸,吐故納新,可以給加快身體氧氣的供給和廢氣的排出。同時,也是給肺做運動,久而久之,肺活量增大,呼吸更加容易和通暢。肺和腎一氣相連,肺功能增強之後,腎功能也就增強了。

以上內文摘錄自 八正文化出版的《男人養腎 女人養肝
太淵穴圖片來源自百度百科
八正文化邀你一起把健康傳出去

相關文章
《男人養腎,女人養肝》按揉四個穴位,還你明亮雙瞳
《男人養腎,女人養肝》電腦用太久,傷眼又傷肝


文章標籤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預防和治療乳糖不耐症,母乳餵養是最好的選擇。


人們早就知道,與喝牛奶的嬰兒相比,母乳餵養的嬰兒不容易發生消化不良,也不易腹瀉或感冒。即使現代技術非常進步,嬰兒奶粉的成分與母乳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但人工餵養的嬰兒的患病機率仍高於母乳餵養嬰兒的二.五至三倍。其原因就在於母乳中含有抗體和益生菌,而大部分嬰兒配方奶粉中是找不到這些成分的。有科學研究發現:天然母乳餵養嬰兒,體內雙歧桿菌的數量是人工餵養的十倍。還有研究者以母乳中分離出了源自益生菌的抗菌物質(雙歧乳酸桿菌因子),此物質可以有效預防嬰幼兒易發的傳染性疾病,特別是腸道傳染疾病。

剛剛出生的嬰兒的腸道和糞便都是無菌的,在出生後的半年內幾乎不能產生抗體。這就需要在出生前通過胎盤從母體中獲得,也可以從母乳中獲得。其中,初乳尤其重要。母體產生的初乳並不具有很高的熱量,但含有濃縮的母體抗體,這些抗體建立了嬰兒的腸道免疫系統和機體免疫力。

有研究證明,在嬰幼兒時期不斷接觸微生物,有助於提高成年後免疫系統的健康和應答能力。順產和餵養母乳的嬰兒會自然地置身於那些對健康有益的細菌中,並獲得多種源自母體的微生物。而剖腹產的嬰兒和非母乳餵養的嬰兒則不能從媽媽那兒得到足夠的益生菌源,腸道菌膜不健全,可能會出現體質弱、食欲不振、大便乾燥等現象,所以要注意補充含有益生菌的營養品。

可以說,益生菌是母親送給孩子的[第一把保護傘]。有一個有趣的真實故事,很適切地解釋了源自母親體內的益生菌對嬰兒健康的影響。

在美國西部一個印第安人部落裡,嬰兒常會染上一種奇怪的疾病,人們認為是由於分娩環境惡劣所致。於是,一些印第安孕婦為了孩子的健康,到城裡條件好的醫院去分娩。可是,在區院裡出生的嬰兒也一樣染上這種病。

醫生研究後發現,這個部落有一種奇怪的風俗:嬰兒出生半天後就要與媽媽隔離。生病的原因是被隔離的嬰兒沒能從媽媽身上得到足夠多的有益菌,難以抵抗病菌的侵害。而出生後一直與媽媽在一起的嬰兒卻沒有染上此病。

原來,媽媽在自然分娩及與孩子接觸時,身體中的有益菌(益生菌)就會傳到嬰兒的腸道內,益生菌迅速繁殖,並在腸道表面形成益生菌占優勢的保護菌膜,有效地抵禦有害病菌的感染,這種現象正如莊稼茂盛的土地上雜草叢生一樣。

本文摘錄自八正文化出版的 《 益生菌是最好的藥
書中有更多益生菌對人體疾病的好處。可上各大網路書店購書瞭解更多。

八正文化邀請您一起把健康傳出去

相關文章

《益生菌是最好的藥》天然的尚好1-吃泡菜也可以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是最好的藥》天然的尚好2-紅酒也有益生菌

《益生菌是最好的藥》贈書活動 --- 名單公布


文章標籤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秋分-滋陰潤肺  

《飯水分離之四季體質養生法》中,針對秋天出生的朋友,提供了一下養生的配方飲。若一次不想要用這麼多也可以按比例減少調製。

秋天(農曆七、八、九月)出生的人,在出生的季節來臨時,購買山茱萸、決明子(稍微拌炒後)、乾薑各六百公克,每次放些許熬煮,就像喝茶一樣在喝水的時間飲用。


秋分開始,人們的秋燥癥狀一般屬於涼燥。秋分之前有暑熱的餘氣,故多見於溫燥,秋分之後,陣陣秋風襲來,不僅使氣溫變化劇烈,而且使氣溫速降,寒涼漸重, 所以多出現涼燥。當然,秋燥溫與涼的變化,還與每個人的體質和機體反應有關。溫燥咳嗽是燥而偏熱的類型,涼燥咳嗽是燥而偏寒的類型。這兩種類型的秋燥臨床狀是不同的,需請醫生對治療。

秋燥症是由於體弱,身體的保溫與散熱機能不能很好地隨天氣、氣候的變化而產生的類似於病態的一種生理反應。要防止此癥,就得堅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適應氣候變化。秋季鍛煉身體,重在益肺潤燥,如練吐納功、叩齒咽津潤燥功。調節飲食,應以清潤、溫潤為主,如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 梨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

秋分以後,氣候漸涼,是腸道傳染病、瘧疾、乙腦的多發季節。醫學認為,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不注意防護和飲食、生活規律,就會引發相關疾病。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應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

飲食攝養上,因秋屬肺金,酸味收斂補肺,辛味發散瀉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儘量少食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甘潤的果蔬。同時秋燥津液易傷,引 起咽、鼻、脣乾燥及乾咳、聲嘶、皮膚乾裂、大便燥結等燥癥,根據各人體質可選用甘寒滋潤之品,如百合、銀耳、淮山、秋梨、藕、柿子、芝麻等,以潤肺生津、 養陰清燥。各地許多民間歷來秋日最多潤養的湯水,此時正是大有所用。

引用來源: 秋分養生; 《飯水分離之四季體質養生法》

更多文章:
[健康道相報]白露養生之道-飲食選清淡易消化! 
《心寬病自去》秋季養生之道-「收」
[健康道相報] 處暑養生之道-要注意溫差喔! 

《飯水分離之四季體質養生法》-夏至養生法 
四招教你免去情緒中暑

 八正文化邀請大家一起把健康傳出去。

文章標籤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寬病自去-秋收  
秋季神養,該收時一定要收

秋季,始於立秋,止於立冬。為西曆八、九、十三個月。
時值金秋,天地陽氣漸收,陰氣漸生,此時,人體陽氣,亦隨之內收。秋季養生之道的關鍵是一個「收」字。秋天,地上的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整個天地之間充滿一種肅殺之氣,要不你怎麼能在秋天感覺到秋風刮的情況下,吹在臉上有點切的感覺。切是什麼?小刀嘛,就這種削的感覺,摧枯拉朽,對人體有一定的衝擊。如果人此時還像夏天那樣張揚,就極易受到外邪之氣的入侵,所以秋天過後,養生、養心要注意做到「收」,讓體內也同時發生「陽消陰長」的變化而與外界的變化同步,即「以緩秋刑」。

 

秋季怎樣調神

第一,要做到神志安寧。

在秋天,首先要做到神志安寧,不要總想亂七八糟的事,「以緩秋刑」。

 

第二,收神養氣,以安養心身。

在整個秋季保持十分樂觀的心態,神智安寧,收神斂氣以安養心身。如何保持樂觀?如何安養心身?當情緒不好時,最好的方法是轉移一下注意力,去參加體育鍛煉,如打太極拳、散步等,或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用肌肉的緊張去消除精神的緊張,這是因為運動能改善不良情緒,使人精神愉快。也可以在秋風秋雨秋愁時,聽一聽音樂,欣賞一下戲劇,或觀賞一場幽默的相聲,這樣,苦悶的情緒也隨之而消。

 另外,把名利看得輕一些,多做好事,多做貢獻。不要「爭名在朝,爭利於市」,否則私心太重,欲望太高,達不到目的,就會產生憂愁、悲傷、苦惱。故思慮太多,便可傷神致病。

 

第三,要養肺,以安神。

秋氣應與肺,肺主悲憂,故有悲秋之說。《紅樓夢》的作者很懂醫道,所以塑造藝術形象時完全符合生活的真實性。林黛玉到了秋天見落花而大為傷感,使原本體弱之軀更因肺癆復發而夭亡了!所以,秋天我們要養肺,以防燥護陰、潤肺滋腎為主。少辛增酸養肝氣。秋季宜多吃益胃生津的食物,如百合蓮子粥、冰糖銀耳粥、紅棗糯米粥、黑芝麻粥等,要少吃椒、蔥、蒜等食物。

 

第四,多照陽光,多出遊。

其實在秋天,自然界的春華秋實現象還是很值得人們高興的,萬物成熟,果實累累,不僅有物質上的實惠,而且也是精神上的鼓舞。所以此時你不要總是悲,多曬曬太陽,可以的話最好在天高氣爽的秋季外出旅遊,徜徉於青山綠水之間,可以使人心曠神怡,且呼吸帶有大量負氧離子的新鮮空氣還有不少祛病延年的好處,何樂而不為呢!所以秋天秋遊可以解百愁以養生。

 

第五,立秋以後,早點睡覺。

「早臥早起,與雞俱興。」這是《黃帝內經》中提倡的秋季的作息建議。雞什麼時候睡覺?雞一到黃昏就看不見東西了,就睡了,早早就睡了。黃昏的時候,酉時,七點以前就進窩了。所以,看雞怎麼睡,咱就怎麼睡吧,早睡早起,因為雞起得也很早呀。早睡早起精神好,益養心身。

 

第六,節制房事,「收斂神氣」。

在古代,先賢們秋季養神,還要求皆以養陰為由,強調獨臥,這點對於中年人特別重要。因為當人年過四十歲以後,陰氣由旺盛逐漸減弱,到了老年精力更加衰退,是自然的趨勢。如果能善自珍攝,不過分透支體力,注意養腎保精,則能延緩衰老,達到長壽,所以中年人節欲十分必要。

 

養心小叮嚀:

秋季養生在對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導引等方面進行調攝時,應注重一個「和」字。還要注意不斷地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徵,並不使神志外馳,以保肺之清肅之氣,這就是順應秋季季節特點。在精神上養收的方法,可使機體陰陽氣血和諧,達到益神強身健體的目的。


以上內文摘錄自八正文化出版的《心寬病自去

歡迎大家分享健康養生之道!

相關文章

《心寬病自去》保持身心平衡幫你調理胃潰瘍 

文章標籤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炎炎夏日,當季的龍眼要怎麼聰明吃?,才不會越吃越傷身。

當工作累得神志恍惚、焦慮不安的時候,來學學《紅樓夢》的賈府怎麼利用龍眼來讓你養心安神,補血健腦吧!

在中國歷史上,南方的龍眼與北方的人參齊名,是著名的養生保健食品,龍眼的作用,特別是在「滋生心血」和「滋補脾血」上,效果尤佳。

水果養出水靈人:龍眼

龍眼的作用

1. 補
養心血

據張錫純的《醫
學衷中參西錄》記載:「凡藥之色赤,液濃而甘者,皆能生血」,龍眼肉味甘甜,汁液濃厚,符合《醫學衷中參西錄》裡面的所有要求,所以是養血的佳品。特別是在「滋生心血」和「滋補脾血  上,效果尤佳。因此在臨床上,常用來治療心悸等疾病。 與大棗相比,認為龍眼味甘,與大棗類似,二者同入脾經,但龍眼的甘味更濃,功效勝於大棗,而且大棗有壅氣之弊,而龍眼沒有,所以說它是最好的養血藥。

跟荔枝相比,古書記載,論滋補力,以龍眼為好,曬乾後,養血安神之效大增,對於心血不足型失眠,有很好的食療效果,遠勝於荔枝。因為荔枝有一個最大缺陷—熱性太大,比龍眼的熱性大得多,有部分熱性體質的人,不但上火,還會導致流鼻血。所以,最佳的還是龍眼。

在《紅樓夢》裡面,桂圓是賈府用於養心安神的常備食品,《紅樓夢》中兩次描寫了寶玉喝桂圓湯。一次是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在夢中「依著警幻所囑,未免作起兒女的事來」,導致夜夢遺精。待覺醒後,「眾人忙端上桂圓湯來,呷了兩口,遂起身整衣」。另一處是寶玉失玉後昏死過去,甦醒後「王夫人叫人端了桂圓湯,叫他喝了幾口,漸漸的定了神。」

為什麼寶玉每次在神志恍惚、焦慮不安的時候,家人都會端來桂圓湯呢?中醫認為桂圓具有益智的功效,所以在《名醫別錄》裡又叫做「益智」,意思就是說可以養心安神,補血健腦,因此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了情緒不好、心煩意亂的情況,也可以喝點桂圓湯試試。

2. 滋補脾血
同時,龍眼肉有補脾的作用。有個與張錫純相關的故事是這樣的:當時,有一個六、七歲的童子,大便下血,數月不癒,服藥也沒有任何的效果,最後找到了張錫純,張錫純認為,這是脾不統血的緣故,於是,告訴家長給他服用蒸熟的龍眼肉,每天吃一兩左右,這對孩子來說,簡直太好了,於是很喜歡吃,結果,吃了十來天,這個病就痊癒了。
什麼是脾不統血呢?這是中醫學的一個術語,中醫學認為脾除了吸收、運化食物精微,還有其他的作用,比如負責管理水和血,分別叫統水和統血。「脾不統血」是指:脾氣虛弱,不能攝血,則血不循經。多見於慢性出血的病證,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症狀。治宜補脾攝血。龍眼能夠補脾胃之氣,所以能起到養血止血的作用。

 
◎注意事項
儘管龍眼在補益心脾上效果尚佳,但要讓它發揮最佳功效,一些注意事項不可忽視。首先,龍眼最大的特點是「性溫而滯」,很多人往往只注意到「溫」而疏忽「滯」。「滯」即滯膩,甜中帶膩,若一次進食過多,就會失去正常味覺和沒有胃口,這就是龍眼滯脾的表現。因此吃龍眼時,建議淺嘗即止,而且最好是在飯後吃。由於龍眼性溫,能助火,所以月經過多者、陰虛或有濕疹、炎症、體燥之人(易長痘的)不宜多食。小孩更不應多吃,因為龍眼的溫補功效,可能會讓小孩出現性早熟現象。


兩帖小祕方:

1.桂圓湯:
取乾桂圓10克、泡好的蓮子15克、冰糖適量。把桂圓用刀背壓碎,去掉外殼,在沙鍋裡加入適量清水,燒開之後,再把泡好的蓮子和桂圓都倒進鍋裡,根據個人的口味加入適量冰糖,攪拌一下,蓋上蓋子,用中火煮10分鐘即可。

2.心脾雙補湯:
龍眼肉15克,蓮子30克,大棗10個,加水適量,煎湯服。心屬火,脾屬土,火生土,心脾二臟本為母子關係,此湯氣血雙補,母子都受益。



─以上內文摘
自八正文化出版《中醫師的養生餐桌-瓜果蔬菜篇》 
 
邀請您一起將健康傳出去!

更多水果的介紹:
水果養出水靈人(1) 補血益氣 強健筋骨的瑪瑙珍果
水果養出水靈人(2) 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的「果子藥」 
[總編的筆記本] 《 養生要養腎陽 》之水果不宜多吃 

 

文章標籤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處暑到-小心溫差
 
處暑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在每年陽曆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度時開始。
這時三伏天氣已過或接近尾聲,所以稱「暑氣至此而止矣」。夏天暑氣漸退。但還未出現秋涼,此時晴天下午的炎熱亦不亞於暑夏之季。俗語「秋老虎」,就是提醒人們,秋天還會有熱天氣的時候。

處暑過後天氣轉涼。中午熱,早晚涼,晝夜形成較大的溫差。「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氣候特徵明顯。晝熱夜涼的氣候,對人體陽氣的收斂形成了良好的條件。處暑之時,人們的養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穿著
不宜急於增加衣服。「春捂秋凍」之意,是體溫在秋天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

睡眠
應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

室內
白天只要室溫不高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蕩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濕濁之氣。

防病
在9月23日秋分之前,氣溫變數較大,雨前氣溫偏熱,雨後氣溫偏涼,易引發人的風寒或風熱感冒。發病及時用食物療法恢復平衡。

飲食
處暑節氣宜食清熱安神之品。建議根據個人不同體質,選用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海帶、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等食品,以達到調養身心的作用。要儘可能少吃花椒、辣椒等辛熱食物,更不宜吃燒烤食品,以加重秋燥的癥狀。

養生重點是預防「秋燥」。一般來講,人體感覺最舒適的空氣相對濕度是40%~60%,過高過低都會感覺不舒適。由於秋天空氣中的水氣含量小,其相對濕度下降,特別是空氣的相對濕度低於30%以下時,人們就會感覺到皮膚乾澀粗糙,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乾,大便乾結等,需要即時採取預防措施,以避免發展為疾病。

以上內文轉錄自 大方廣網站   <處暑養生>

文章標籤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智學  

最近八正文化出版的兩本新書《他即世界 古魯大解密》《21天超覺斷食》
小編最近在
寫書介時,發現這兩本書竟然有些關聯性!

很訝異吧! 《他即世界 古魯大解密》講的是古魯的特質,《21天超覺斷食》談的是科學家的斷食經驗紀錄。光看書名就覺得八桿子打不著邊。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發現

《他即世界 古魯大解密》:
介紹一位古魯,魯道夫 · 史坦納(Rudolf Steiner)-華德福教育的創辦人,也是人智學協會的創辦人。作者安東尼 · 史脫爾醫生也讚揚他在人道方面的卓越的貢獻與研究。


《21天超覺斷食》:
 這本書的作者米夏爾 · 凡納 和托馬斯 · 史托科里兩個人合作的契機,是來自於托馬斯 · 史托科里訪問米夏爾 · 凡納的文章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刊登在人智學周刊 哥德堂》,結果接到許多讀者詢問
人智學周刊,是魯道夫 · 史坦納於1921年創立人智學周刊。人智學周刊報導的主題包括文化,政治和經濟和社會面向。

你發現了嗎? 是人智學周刊 !

究竟人智學
是什麼?

人智學一詞是瑞士醫師哲學家、貝多芬的友人 特羅斯勒(Ignaz Troxler,1780-1866) 創造的字,本意是:一種認知方法論,由人類的精神本質出發探討世界的精神本質。這是史坦納用這個字的意涵,而不是字面上的意義 (關於人性的知識 )

人智學對當代最卓著的貢獻在以下的領域:

(1) 華德福教育或稱史代納教育(Waldorf/Steiner Education)—完整的教育理念與方法,奠基在人智學對人的研究與瞭解上,並在不同文化中不斷充實豐富,兼具了世界性及本土性,亦是一種科學與人文精神兼備的教育法。

(2) 生機互動農業(Bio-dynamic Agriculture)—農業活動奠基在對自然生態平衡,天地時序運轉的智慧,而非盲目的控制生態與剝削土地。生機互動農業生產各類農畜牧品,製造有機的生活用品與藥品,保護大地生生不息的活力,並且創造健康的生活環境及社區活動。

(3) 人智學醫療體系—由Steiner及Ita Wegman醫生共同研創,以正統醫學(conventional medicine)為本,輔以更廣的向度及視野來治療疾病。許多病痛無法只從物質肉體的控制來治癒,在病症背後有思想、感情與意志力的失衡。因此人智學的研究可以提供更深的體認及更廣的治療可能性。不是只用化學藥品來克制病症,醫療者以其對病人及生命更開闊的理解,產生紓解治療病痛之方法。例如各種藝術治療,運用傳統的草藥或同類療法,輔導病人共同面對並因與尋找解答。人智學醫學在世界各地已被愈來愈多的醫生與醫療工作者所採用。

除了上述成效卓著的領域外,受人智學啟迪而發展出的科學、藝術及宗教研究,也不斷豐富了人類精神文化的內涵,另有人智學銀行及各種行業的經濟活動:如國際知名的醫療保健用品、食品企業如Waleda及Wala等,皆以人智學醫學及生機互動農業為基礎。近幾十年來,全世界開始重視生態環保及身心靈的整體健康,人智學對於生命、地球自然而健康的循環,亦產生莫大的影響和貢獻。

了解了人智學是什麼之後,你是否會更想要了解更多魯道夫 · 史坦納(Rudolf Steiner)的一生和信念,以及他所創立的華德福教育的動機?

歡迎大家翻閱八正文化出版的 他即世界 古魯大解密

至於歌德堂不只是週刊的名稱(想了解更多這份周刊的訊息,可以點這裡看),也是一座建築物。
下次我們再來介紹關於歌德堂的背景資料。
(小編偷偷說,在《他即世界 古魯大解密》也有簡短的介紹,你有發現了嗎?)

 


人智學對當代的卓越貢獻的參考資料: 2006春之聲音樂教育中心摘錄於人智學教育基金會成立說明書


文章標籤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寬病自去-胃潰瘍  

您曾想過,平常講究飲食,生冷硬燙麻辣皆不吃,也有可能得到胃潰瘍嗎?


情緒是導致疾病的罪魁禍首,所以情緒導致胃潰瘍也就不足為奇。

臨床實驗發現,人在生氣、憤怒、痛苦等情緒狀態下,胃液分泌增多,胃酸增高,胃蠕動增強。而供應胃及十二指腸的血管痙攣,如果胃酸持續增高則容易引起胃黏膜及十二指腸糜爛,導致潰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醫生們發現,當倫敦受到空襲時,胃腸道潰瘍病穿孔的發病率明顯增加。德軍包圍了前蘇聯首都莫斯科,結果發現這個城市的居民高血壓病、胃腸道潰瘍病非常多。這就是戰爭的陰影所造成的。

長期的憂愁、抑鬱、煩悶、焦慮、緊張的心理狀態,可致使機體神經內分泌系統機能紊亂,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下降,機體內環境平衡遭到破壞,從而引發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病、糖尿病、潰瘍病及癌症等。

要注意情志養生,避免長期精神緊張造成消化性潰瘍等多種疾病。


消化性潰瘍病人怎樣調神?

第一,預防為主

預防疾病比治療疾病重要,而預防疾病,心神又居之要位。所以在潰瘍病不存在時,我們就要學會以神調養,學會寬容,學會坦然,學會誠信,學會快樂;多借助快樂的生活方式,讓自己保持心理平衡,並且要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最大限度地使自己的身心都保持在一種很和諧的狀態,這樣我們就會遠離潰瘍病的危害。

第二,堅持適度、樂觀、和諧的原則

適度,就是要客觀地認識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要接受超過自己工作能力的工作,堅持實事求是。
樂觀,就是要樂觀待己,樂觀待人,樂觀處世,笑對萬事萬物。要能放得下,想得開。
和諧,就是要改變我們生活結構失衡的狀況,從「現代文明病」中走出來。
           如果已經患有潰瘍疾病,就要及時進行科學治療和調適。

 養心小叮嚀:

情緒不好會導致潰瘍病的發生,而防治潰瘍病也要從調節精神做起。所以無論預防潰瘍病過程中,還是從治療潰瘍病過程中,我們都要把避免精神緊張作為防、治的重要手段。

以上內文摘錄自八正文化出版的心寬病自去

百病從心起,養生先養心,和八正文化一起了解養生養心秘訣。

歡迎大家轉貼分享

文章標籤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緒中暑  

炎炎夏日給忙碌的現代人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不適的困擾,情緒的困擾也日益明顯。 夏季情感障礙症正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心理學家稱之為情緒中暑

中醫有
天人相應的養生學說,即人體的精神心理、心態情緒會隨著自然和季節氣候的變化而發生微妙的變化,氣候變化會引起生理和精神情緒的變化。大暑時節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會產生心煩意亂、無精打采、思維紊亂、食慾不振、急躁焦慮等異常行為。這是“情緒中暑”所引起的。

現代醫學生理學也認為:人的神經細胞對夏日的氣溫、氣壓、濕度和氣流等氣象要素的變化高度敏感,高溫的氣候會影響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繼而影響大腦的神經活動和內發泌的激素分泌,於是產生一系列類似「中暑」的多種症狀。 「情緒中暑」對夏日養生和身心健康的危害甚大。特別是老年體弱者,由於情緒障礙時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壓升高,甚至會引發猝死。所以,人們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來防止“情緒中暑”的發生:

第一,要靜心養生:
俗話說:
心靜自然涼。越是天熱,我們越要心靜,盡量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不要生悶氣,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學會情緒轉移,感到心煩意亂時可以想想一片綠林、一片藍天等,平靜一下心情。

第二,要充足睡眠:
情緒與睡眠亦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心情會變得急躁。經常作息顛倒或長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緒也不穩定。因為夜間11點至凌晨1點是臟腑氣血回流的時間,此時,血回流到肝臟準備儲存精氣(能量),如果不睡,能量無法被貯藏,就會肝盛陰虛,陰陽失和。

第三,要調整飲食:
日常飲食應盡量減少進食油膩食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僅能防暑,還能增進食慾。注意飲水,以調節體溫,改善血液循環。多進食
清火的食物和飲料,如新鮮蔬菜、水果、綠茶等。


第四,要注意養氣:
日常生活應保持不急不緩、心平氣和的狀態。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都要保持不急不緩的動作,讓呼吸均勻有序,自然就會「氣」順了,轉化為足夠的能量,身心舒展放鬆,「心」自然就平靜了。

資料轉錄來源:三九養生堂  静心養生防"情绪中暑"



文章標籤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人養腎女人養肝-按摩四個穴道  
小編上次提到要介紹眼部按摩的介紹,趁著工作休息空檔一起來試做看看!

握拳利用大拇指的關節來按揉這四個穴位,直至酸脹,以加速眼周的血液循環,放鬆眼部肌肉。
第一次按揉或是久沒按揉的人可能會覺得很酸痛,但是按完之後,就會感到眼睛很舒適~

男人養腎,女人養肝-眼部四穴位  
眼周4穴位說明

1.晴明 (內眼角外靠的近眼眶骨內緣處):可改善迎風流淚、頭痛目眩、降低眼壓、消除疲勞。
2.魚腰 (眉中):可改善疲勞、頭痛。
3.瞳子髎  (穴位於面部,眼睛外侧一厘米處 ):去除眼角皺纹,治療頭痛、迎風流淚、青少年近視眼、白内障、視網膜出血、神經萎縮等。
4.四白(目正視,瞳孔直下,眼眶下孔凹陷處):提高眼睛機能。

如果還是不清楚,那麼參考一下健康兩點靈 護眼穴位按摩 的按摩方式會更清楚

以上內文及圖片摘錄自 八正文化出版的男人養腎,女人養肝

穴位說明:華人健康網 記者馬婉娟 2013年7月30日 保護眼睛常按眼兩側穴位 攢竹,魚腰,絲竹空,太陽,承泣,晴明,瞳子髎 視力清晰零距離 


影片出自 youtube: TVBS 健康兩點靈 護眼穴位按摩

邀請大家一起把健康傳出去喔~

文章標籤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果還是糖果  
夏天到了,鳳梨、西瓜及芒果等夏季水果正是品嘗的好時機。
但你發現,水果吃起來越來越甜?
有糖尿病患者的朋友,要挑選不甜的水果反而比買甜的水果還難?

紅肉火龍果糖度直逼甘蔗

看看農委會農糧署提供的建議資料,一般甘蔗的糖度約20度,而正是產季的紅肉火龍果的糖度18度,直逼甘蔗的糖度。進入產季尾聲的荔枝的糖度也很驚人,玉荷包的糖度為16度。

夏天大家愛吃的鳳梨、芒果的糖度也不低。金鑽鳳梨的糖度則為13度;愛文芒果的糖度則為12度。水果雖然甜美好吃,但也適量即可。要提醒您,一般水果因為生長環境狀況不同,不全然水果的糖度品質都是這個數值,但是您可以從這個表中看到現在的水果糖度,比起過往高許多,您得留心吃的水果糖度。

 

水果糖度規格表  

至於糖尿病患者的朋友,水果要怎麼吃?

根據醫生的建議,水果的甜度會受水果的品種和成熟度的影響而不同,所以,甜的水果可適量吃,而酸的或不甜的水果也不可以多吃。

若血糖控制不好的朋友,則建議向醫生請教避免誤吃或食用過量的水果。

 
P.S. 如何測量水果糖度?

水果甜度是利用光學折射原理以「折光計」或「糖度計」來測量含糖量,單位為Brix。利用光線穿透不同濃度的液體時,折射角度會產生改變的原理,來測量不同濃度的糖水的折射率變化,換算出實際濃度。光源經由光纖進入水果的內部,甜度高的水果,糖的成份較多而吸收較多的光,其反射的光就較弱,甜度低 的水果,糖份較少吸收的光也較少,其反射光則較強。


新聞參考來源: 2015-02-01 09:37:19 聯合晚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有甜嘸」 你愛吃的水果有幾度甜?

參考資料:馬偕醫院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Q&A & 水果甜度怎麼測量出來的?

歡迎大家一起把健康傳出去。

 

 

文章標籤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飲料成癮症  

如果你每天都要來一罐汽水可樂或是其他含糖飲料才行,小心! 你可能已經有飲料成癮症了。

你或許很難相信,人們會對一般汽水或無糖汽水,或者是其他含糖飲料上癮,可是這種事每天都在發生。飲料成癮,就跟其他癮頭一樣。你先是每星期喝一、兩罐汽水,慢慢建立了對汽水的渴望。沒多久,你就發現自己每天都要喝一、兩罐,然後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一定要喝飲料才會覺得舒服。要是哪一天沒喝,就開始出現戒斷症狀,就跟其他成癮藥物一樣,你設法戒掉了這種習慣,可是某一天晚上,你決定喝罐飲料慰勞自己,結果又喝上癮了。這是一種惡性循環,適用於咖啡因或海洛因,也一樣適用於汽水。

飲料成癮症作用特別強,因為它融合了生理上對咖啡因及糖的慾望,以及一種多感官的體驗,很快就成為心理慰藉的來源。聽到打開汽水罐那熟悉的爆裂聲,緊接著是氣泡冒出來的微弱嘶嘶聲,你立刻放鬆了。這種美好的感覺誘使你啜飲一口飲料,剩下的就交給咖啡因和甜味劑去完成了。用不了太久,你就會想要每天重複這種儀式好幾次。

正如麥克.亞當斯(Mike Adams)在其著作《五個飲料怪獸》(The Five Soft Drink Monsters)中提到的,汽水中有許多會刺激感官、讓人上癮的成分,包括:

 ˙用手圈住冰涼的飲料罐或飲料瓶的感覺。

 ˙打開一罐碳酸飲料的清脆爆裂聲。

 ˙冰塊在一杯汽水中碰撞的聲音。

 ˙二氧化碳在舌頭上微微的刺痛感。

 ˙強烈甜蜜的口感。

 ˙汽水在口中及喉嚨中的冰涼感。

 ˙大口喝下飲料的聲音。

如果你非常認同上述觀點,那麼你很可能就是一個飲料成癮患者。將一罐汽水舉到口邊、仰頭、大口暢飲這樣簡單的動作,再加上這些飲料中的成癮物質,就足以養成你喝飲料的習慣。

咖啡因甜味劑這些成分,存在於很多軟性飲料中,也就是讓你上癮的罪魁禍首。

咖啡因是已知的神經焦慮物質及成癮興奮劑。

甜味劑是一旦你建立了身體對人工甜味劑的容忍度,只要飲食中少了它,你的身體就會很難正常運作。它不只會誘發你對不健康食物的渴望,還會讓不甜的健康全食物嚐起來索然無味,毫無吸引力。任何一種甜味劑都會創造出危險的等式,而等號的另一頭就是上癮與疾病。

以上內文摘錄自八正文化出版的致命的吸引力
想知道飲料成癮者是怎麼戒除飲料的,請告訴我們你對那些飲料無法自拔,我們將摘錄他們的故事,幫助你戒掉飲料。

歡迎您一起加入將健康傳出去!

文章標籤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