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表於流動瓶子之行腳紀錄
作者:流動瓶子
不論你屬於活潑外向或沉靜內向,每個人都偶爾需要《孤獨》時刻自我沉寂,有時候,空虛不快的感受並非慾望未被滿足,而是缺乏《孤獨》醞釀。
《孤獨》,對我而言,是本值得閱讀的書籍,雖然不是小說類的書,但是,讀後感觸頗深,千頭萬緒,反而不知道如何下筆。一方面,書中呈現許多關於心理治療的迷失,對身為心理背景的我造成衝擊,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是個《孤獨》需求極高的人,書中許多為《孤獨》正名的觀點,讓我在未來尋求《孤獨》時可以更理直氣壯。雖然,這本書的觀點並非是我全然接受的,但是,有不少值得從事心理治療的人省思之處,我想,我應該要至少推薦10個以上的心理同學來看。而非相關背景的也別擔心,讓我們一同悠悠走入《孤獨》世界,願你們也能緩緩掌握開啟人生新境界的鑰匙。
孤獨與心理治療之間...
雖然偏離心理治療的領域已數年,但是,我猶記得念研究所期間,偶然在座位上偷聽到諮商臨床組上課的內容,授課老師主張「孤獨,在親密關係中是很重要的,學會孤獨自處,才可以讓你的兩性關係更圓滿!」雖然不知道老師的一席話,上課的同學作何想法,但是,當時正值失戀傷心期的我,卻索性不讀書,靜悄悄的趴在桌上反覆玩味這句無意飄到我耳裡的話。
今天,不論是個人治療或團體治療,大多數心理治療法的目標是在了解病人與過去的重要人物間曾經出了麼差錯,藉此幫助病人,使他在將來建立豐碩且較完滿的人際關係。─ ─《孤獨》‧第 8 頁
這本《孤獨》寫於1988年,為孤獨提出許多正向功能的解釋,但是,直至今日,多數人對於孤獨的想法,卻還是負面較多,特別是,如書中所提的,普遍將孤獨與孤僻畫上等號;另外,在心理治療方面,還是以解決「案主的人際問題為目標」佔大宗。過度強調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強調「幸福來自美滿的人際關係」或「愛可以救贖一切」,其實,往往也造成了現代人與他人互動時的壓力,殊不知,能與《孤獨》自處,其實才是邁向圓滿的途徑,因為,人生在世,最無可避免的,就是面對孤獨的自己,孤獨無所不在,排斥它,不如學著全然的接受它。
十年前的那晚,我靜悄悄的在那偷聽別人上課,腦子裡卻思索著老師所講的例子。一個人在一生中,總是會經歷許多孤獨的時刻,即便擁有最親密的愛人,他終究無法一直陪伴在你身旁,因為,他可能會在外地求學、工作、旅行、甚至,最終是死亡,人到頭來無可避免「孤獨來到世間,在孤獨的離開」,嚴格說起來,即使是心靈相通的愛人,他本來也就不是24小時,都陪伴在你身邊的,如果,缺乏獨處的能力,你最依賴伴侶不在你的身旁,你將會是什麼樣的情況?你又將如何打發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間?無聊,找事做,覺得寂寞,或是,再找個臨時伴侶?
現代的心理治療師,包括我在內,判斷情感是否成熟,都以一個人能否建立平等的成熟關係為基準。心理治療師幾乎毫無意外地,都未曾考慮獨處的能力也是情感成熟的一面。─ ─《孤獨》‧第 25 頁 。....。然而,不論是少是老,態度的轉變都要借助孤獨,也常要利用環境的改變,因為習慣性的態度與行為會因外在的環境而積習更深。─ ─《孤獨》‧第 46 頁
學會孤獨自處,你才有機會思考,思考本身卻是極孤獨的一種活動(P38),也因此,我非常認同本書「人際關係的意義」、「獨處的能力」、「孤獨的用處」、「孤獨與氣質」、「第三個時期」的觀點,作者清楚點出了,人際關係外,每個人都還是需要許多其他層面的增進才會得到滿足,包含自己的興趣、嗜好、成就,而這些學習與創作,其實極需要孤獨時刻的整合,而,在遇到失去親人的痛時,也極需要獨處療傷。這與我們一般認定有良好人際關係才是圓滿的人生,或是,傷心的人需要陪伴的觀念相當不同。
節哀順變是一種困難、痛苦,而且多半是孤獨的過程;設法讓喪親者分心,可能沒有幫助,只會延緩這種過程而已。任何儀式,只要能凸顯死別的痛苦難忘,都是有用的儀式。─ ─《孤獨》‧第 45 頁
那晚老師的話之所以如此衝擊,我想,是因為,長久以來,我都一直非常沉浸在孤獨的狀況,但是,卻無法認同也不懂孤獨所帶來的好處,所以,孤獨,始終讓我彷如活在雙面人的世界,它是如此必須,但又難以啟齒。然而,老師的那一席話,彷彿是鼓勵,也彷彿是猜透我的心思,那一夜之後,我反而能自在的獨自面對悲傷。在失戀過後,我一個人讀書、一個吃飯、一個人默默無語的待在宿舍,我就是孤獨,但是,我卻不寂寞,反而有更多時間享受孤獨,並獨自思索著這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閱讀《孤獨》,我彷彿想起那段獨自一人窩在宿舍的生活,這段歷程對我的人生,起了很大的變化與躍進,也因此,當我看到書中提到「任何儀式,只要能凸顯死別的痛苦難忘,都是有用的儀式」時,感觸如此深刻,因為我清楚知道面對悲傷的情緒,徹底的痛苦與悲傷才是療癒的方法,逃避,往往只會延後癒合的時間。
然而,人在遇到悲傷狀態時,其實是很難在他人面前自在的展露情緒的,因為這是極為赤裸且私密的,也因此,當他人面對你的悲傷時,可能常常也會顯得手足無措,或是,只是勸你別難過,然而這樣的宣洩卻是不夠的。似乎,總是得等到你有機會獨處時,你才有機會反思自己的悲傷,並思索其他的可能性。記得那段時間,有晚,跟同學出外買東西時,前男友忽然打電話來,一開口就說「好久沒有妳消息,好想妳...。」因為知道,我們再也不可能在一起了,心中難過,在馬路上,就這樣毫無遮攔的,淚水噗滋噗滋的就滑落下來,然而,我的同學什麼都沒有說,只是靜悄悄的拍拍我的背,默默的陪著流淚的我走回校園。第一次,我覺得很慶幸同學也是心理背景的,我們的訓練,讓我們更懂得包容別人的情緒,那種時刻,無語的陪伴,反而更有力量。
一個人如果有勇氣接觸並表達最深處的情感,同時還知道他不必擔心被拒絕、被批評,或是被視為異類,他的內心就常會出現一種重組或揀選的過程,並連帶地給他一種平靜感,也就是一種觸及真理最深處的感覺。...。分析師可以提供一種有安全的適當氣氛,但他的詮釋卻不見得必要。─ ─《孤獨》‧第31頁
其實,所謂的心理治療說來簡單,陪伴個案重塑一個人際交往的模式,或甚至,陪伴他學習與孤獨共處,與內在對話。但是,其實很多人都不懂得孤獨的作用。提到孤獨時,有些人認為,只有「某些個性」或「需要悲傷治療」的人才需要,但是,作者安東尼卻說,不論是內向或外向的人,都需要有孤獨的時刻,最有趣的例子是『大多數人都會發現某些社交場合令人筋疲力竭,很希望有機會獨處,以恢復疲勞並「回歸自己」。社會的功能如果要順利運行,一個人勢必要在某些場合偽裝自己,累的時候也要顯出愉快的樣子,難過卻得面露微笑,或以其他裝腔作勢。這樣的掩飾令人心焦力疲』,如果在社交場合中要受到歡迎或至少不惹人厭,每個人或多或少必須配合環境偽裝自己,這顯然是無法避免的,然而獨處,卻可以使偽裝後的疲憊得到休息,所以,孤獨也非全然只屬於某些人才有的特權,而是每個人都會需要,但一直被忽視的一項功能。
關於《孤獨》這本書,關於我的隨想....
《孤獨》這本書,我覺得安東尼寫得不錯,但是,我比較無法認同「分離,孤立,與想像力的成長」、「死別,憂鬱,與修復」中,強調病理與孤獨的關係,其實這是我個人非常主觀的部份,因為,我老覺得,心理學總是太強調「孤獨與病徵」的關係,但是,作為一個精神科醫師,安東尼在論述孤獨時,必須兼顧孤獨各個面向,因此,難免必須討論一般心理學領域中,所受到關注的議題,雖然因為章節中沒有討論到健康心理學與孤獨的關係,而感到有些小缺憾,但是,書中在舉例方面,仍是相當生動,心理實驗推演出的結論也相當有說服力。
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安東尼不單是個心理學家(他職業是精神科醫師),同時,也有豐富的文學與音樂涵養,書中看他將康德、牛頓、貝多芬等歷史名人一一頗析也挺有趣的。在論及這些名人時,安東尼反覆提醒「卓越的人長期忍受孤獨,但不覺得他們的生命無意義」,他試著讓讀者了解,人際關係的存在雖重要,但是,不是幸福唯一的來源,也希望藉此提醒讀者了解,孤獨不是負向的辭彙,而是每個人在性格上所追求的目標不同,所造成的選擇,他同時也提醒我們,許多偉大的創作,多是透過這些名人孤獨的時刻而來,所以孤獨具有對創意具有貢獻。而這樣的觀點,對於一些很珍視自我孤獨經驗的人而言,真是展現出最大的包容與關愛了。
人類的靈魂並非堅不可摧,但是一些勇者卻發現,當他們身處地獄時,才得以瞥見天堂。─ ─《孤獨》‧第87頁
最後,分享作者書中所提到的佳句,希望與大家共享,願在追求孤獨自省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是無懼的勇者...。
後記:我實在很喜歡本書的「第三時期」的章節,作者論述,每個藝術家所下的作品都有分三個時期,第一期雖展現天才但作品無可避免受到前輩影響,第二期建立風格並用作品說服觀眾,第三期轉而與自我溝通,作品不在專注於觀眾,而在與孤獨自我對話。這個真是個有趣的觀察,本書利用文學家與音樂家的作品當為分析實例,但,我腦中反而想的是許多電影導演的作品風格變化,覺得,似乎真的有這麼幾分道理呢!!因為想說的話太多,主題太繁雜,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找《孤獨》來看喔!!
==============================
P.S. 非常精彩的論述!從心理治療師的專業角度解讀此書,切入點自然與一般讀者不同,有更多專業思考與體會,讀來十分過癮!(小編作了一堆「重點」,就是那些紅字的部份啦)
關於第三時期那部份的論述,小編也很喜歡,最常想起的是古龍。大家可以自己拿欣賞的導演或作家來「套套看」,應該會屢試不爽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