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表於樂多新文創專欄
作者:孫得欽
不管願不願意或喜不喜歡,「孤獨」都是每個人切身相關且要經常面對的狀態。佔去人生三分之一時間的睡眠,本身就是不可避免的孤獨。即使與情人同床共枕,也不會因此而進入同一個夢境。就算將睡眠時間扣除,人還是經常必須獨處,尤其在重視個人性與隱私權的現代社會,很少人完全沒有獨處的時間與空間。另一方面,即使處在人群圍繞的環境中,心理上也仍有可能處於孤獨的狀況。
或許就像是當過多的聲音圍繞身邊,形成噪音時,我們反而聽不清任何一種聲音。現代都會人口高度密集,人與人的物理距離拉近了,但種種我們會與孤獨聯想在一起的病症卻襲捲了人類。
但孤獨是負面的嗎?本書的作者史脫爾醫師是從這樣一個提問出發。
近代西方社會極力強調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且將親密關係的建立視為幸福的唯一途徑。史脫爾認為其實不然,孤獨不是必須被排除的惡性毒素,而是人類定要面對的終身課題。西方社會將人際關係的必要性過於理想化,反而可能是使人心理問題叢生的病灶之一。
其實身為台灣讀者,我們似乎並未被灌輸那麼強的人際觀念,而孤獨也不見得被貶抑到如此地步。或許是因為東方文化中隱士、高僧、甚至不出世的武林高手形象一向被尊崇而非貶斥,而靜坐、冥想等修行方法又成了近代頗受提倡的修養身心之道。孤獨從不至於被當成洪水猛獸。
當然,我們也絕不會因此就完全不受孤獨所苦。
閱讀本書就像進行一場心理療癒的歷程,書中提到兩個促進精神官能症復原的重要因素,其一便是「患者採用某種可以解明其病症的思考體系」。作者細數孤獨在社會中的種種樣貌,剖析孤獨傾向的成因及其可能造成的損益。讓人可以在閱讀過程中循線辨清自我的性格,尋找自己的定位。又舉出大量創作者的例證,包括文學家、音樂家、哲學家,闡釋孤獨與人的關係,而孤獨又如何成為一種創作的助力,進而撫平傷痛和修補人格。
面對孤獨其實就是在面對自我,說穿了人的存在本就是孤獨的,沒有什麼能讓人在實質上與任何事物合而為一。作者像個嚮導一般引領讀者認識孤獨在人生的各個階段與各種情況中所扮演的角色,讓人相信孤獨可能是治療和整合內在的最佳良機。透過內在的轉化過程,不一定要依靠人與人的關係,也能達到實現自我生命的目的。
P.S. 多謝孫得欽專業的評論。小編尤其喜歡第一段切入的方式,寫得真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