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文發表於四周都是風景

作者jjzero

 

■孤獨有沒有定義?

 

若問人什麼是孤獨?人人會各執一詞,因為每個人的詮釋不同、經驗不同,甚至於處理的態度不同。若問精神醫學專家安東尼.史脫爾(Anthony Storr)什麼是孤獨?他將以學術研究的角度深入淺出剖析孤獨的世界,引述哲學心靈、心理治療、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等各領域事例,推論出他對孤獨的假設,驗證他所構築的孤獨理論。  


■孤獨是親密的相反詞?

 

日本女作家酒井順子在《敗犬在遠方嚎叫》書中,將年過三十歲、單身未婚又沒小孩的熟女歸類為「敗犬」,因為大多數人認為單身熟女孤獨寂寞,無法順利擁有親密的婚姻關係,因此用了「敗」這樣貶抑的字眼。看得出來,孤獨在社會大眾普遍的觀念裡,並不是多好的名詞,也不是多麼正向的人際關係。可是,台灣偶像劇《敗犬女王》試圖找出單身熟女的人生出口,發現結婚不是唯一選項,而《孤獨》(Solitude)的作者安東尼.史脫爾也告訴我們,孤獨也是人際關係的一種選項,而這個選項可以適合某些人,卻可能不適合另一群人

 

我們一向認為,無法擁有親密關係的人,就是孤僻,然而,《孤獨》從文學藝術引證的許多文學家、音樂家,他們終其一生沒有結婚,但也並非孤獨一人,他們仍然能從朋友、工作同事、鄰居之間沒那麼親密的人際關係中獲得滿足。

 

其實,孤獨是能夠與親密並存的,一個人即使與他人多麼親密,都需要擁有自己獨立行動、思考的時間,而此刻就是孤獨,並不是我們所認為那麼的負向、那麼的不需要。

 

■孤獨不好嗎?

 

當然,也有人終身孤獨一人,不願與他人打交道,幾成孤僻怪人。從安東尼.史脫爾在《孤獨》一書中的舉例,我們知道有些人的天生氣質內向,不涉入人群,甚至避開人群;也有一些人發展出精神疾病的異常個性,憂鬱成病,精神脆弱不堪。但是,孤獨對他們反而是一種良方解藥,解決他們面對世界人群的不自在,以及內心自我的衝突,讓他們得以穩定心性,順利成長。

 

甚至,生活中有許多時刻需要孤獨,想像力的培養、藝術的創作、接觸自我內心真實情感、哀傷治療、學習、祈禱…等。在這些時刻,孤獨意味著不受干擾、能夠獨處、自我省思、沈澱心情。

 

■孤獨的內涵豐富,值得探索

 

人類一遇到事情時,容易啟動自動化思考,對事物的看法往負面發展,以為孤獨是沒人愛,以為孤獨是怪咖,以為孤獨是人緣差,以為孤獨是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安東尼.史脫爾在《孤獨》告訴我們:「事實上,親密的人際關係雖然重要,卻不是人生幸福的唯一來源。孤獨,有助於內心的整合,並可以培養想像力,使腦力發揮最大的潛能,許多領悟、覺醒及創意是在獨處時成就。」

 

看完《孤獨》一書,你會訝異「孤獨」有如此豐富的內涵及面向,打破了一般人對孤獨的簡單思惟及負面思考,鼓勵人從各個不同面向認識孤獨,企圖擴大孤獨的解釋,也讓人發現孤獨其實沒有那麼糟。更正確的說,希望人們可以接納自我特質中的孤獨,享受孤獨時刻,然後讓孤獨引領我們發揮潛能及創意。

 

本書唯一的缺點在於翻譯,很多人名或專有名詞並不符合國內長久使用的譯名,例如依戀(attachment)在國內心理學專著裡通常稱為依附,而提出依附理論的John Bowlby通常譯為約翰.鮑比,而不是約翰.波爾比,這類的翻譯讓人會一時搞不清到底依戀是不是依附,而約翰.鮑比和約翰.波爾比是不是同一人。

 

附註:

 

1.《孤獨》一書雖然是有點專業的心理學著作,不過文筆流暢有條理,喜歡心理學的人讀來輕鬆,很少讀心理學的人慢慢讀也能收穫滿滿。

 

2.《孤獨》曾在民國1995年由知英文化出版,如今選在2009年由八正文化重新出版,有其新的時代意義,恰好符應現代人追求自我、探尋孤獨的精神。

P.S. 非常感謝 jjzero 用心的試讀心得,以及不吝指正,關於翻譯上的不周之處,我們會跟譯者溝通並進行勘誤,以消除讀者的困惑。再次謝謝 jjzer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八正文化 的頭像
    八正文化

    八正書鄉網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