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到底該不該吃?

 

17052020後湖~阿姆坪遊艇碼頭_200824_3.jpg

你都有吃早餐嗎?幾點吃呢?吃什麼呢?

 

在吃早餐之前,肚子很餓嗎?還是肚子還漲漲的?或肚子漲胸口悶,又覺得身體有無力感?

 

你幾點睡覺呢?每天的睡眠品質如何?幾點開始工作呢?工作壓力大嗎?

 

關於以上問題,大家可以先自己回答看看,然後問問其他人,你會發現每個人不同,因此,關於吃早餐,也應沒有制式的框架,即教條式的吃或不吃,而是要看自己的身體情況隨時調整。

 

你了解自己的身體嗎?可以自己形容一下嗎?身體出現的現象是健康身心的訊息,你讀懂了嗎?還是自我麻醉—- 我很養生,或你都照醫生或營養師說的方法,但是還是常常覺得腹漲、胸悶或無精打采。

 

長期過於勞累的人,身體的五臟六腑亦會隨之乏力,這是因為身體原有的機能因疏於保養、過度操作而功能下降,一旦無法發揮運作的活力,身體就在拉警報了,你聽見了嗎?

 

緊張的人,容易胃不舒服,但大多數人不會從「如何讓自己不緊張」去思惟,反而吃飯吃得快、走路走得快、凡事慌慌張張、神情緊綁,倒頭來身體的各種現象托盤而出,但依然故我,讓自己常處慌忙,而無法細嚼食物、品味生活。

 

腎藏精,主水,是身體水穀精微的儲藏之處。腎中的陽氣直接來源於人體中後天水穀精微之充養,因此人的飲食對於腎臟的盛衰起著重要作用,而過食等不良飲食方式,極容易損傷腎臟,導致腎陽衰竭。

 

2020517_200824_1.jpg

唐代名醫孫思邈指出:「 安生之本,必資於食⋯⋯不知時宜者,不足以生存⋯⋯故食能排邪而安臟腑。」這說明飲食對人體的作用。飲食是人的生存之本,但如果飲食不當,因「食傷」而導致腎陽衰敗的人就有很多。

 

腎臟是人體的動力系統,過勞的生活習慣容易導致腎陽虛。在養生的概念裡身體就像一輛車,必須要有充足的動能電力系統與潤滑來順利轉動。水對於車子的功能是散熱、對於身體是溫度調節。古人說:「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如果身體缺乏動力循環,就容易累積濕氣,造成五臟六腑欲振乏力的身心現象。這時很可能多吃必堵,而頭腦還在擔心自己不吃會不會沒體力、沒營養,其實,這是頭腦的生存之道,而不是身體的自覺自處之智慧生存法則。

 

如果一早起床就打噴嚏、流鼻水的人,早餐不要喝水,只吃乾的食物,如紫米飯糰、蔥抓餅等比較能產生熱氣韻的食物,如此很快就能加速體內熱循環而除濕;如果不覺得餓,就晚一點再吃早餐,或採一日二餐飲食法,以提高腸胃的消化力,亦能幫助呼吸順暢,穩定情緒;如果覺得很餓,早餐可以多吃,但千萬不要狼吞虎嚥,反而要多花一點時間來咀嚼食物,並且保持「飯」「水」分離的飲食,才能化食為養,不致積食成疾,弄得吃多卻四肢無力、昏沈想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