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哈日族」、「哈韓族」這類的流行名稱來套用在一些對於國外文化極有研究的人身上,而「哈台」這兩個字坦白說在台灣人眼裡或許並不覺得有啥需要被「哈」的,一來是因為自己已經太熟悉自己的文化,對於一些文化景象並不好奇與新鮮,二來,在我眼裡,部分台灣人依舊存在著某種程度上的自卑,「有著國外月亮總是比較圓」的心態。與其說台灣依然處於文化殖民甚至來沒解殖民或是進步到後殖民階段,我倒比較願意接受其他說法,因為看到自己比較陌生的國度總是會在心裡激起一定程度的好奇,用旁觀者的眼光來看世界,反倒看到其他地方的好。看到的會是逗趣好玩的文化經驗以及難以忘懷的文化衝擊。

 

《桃太郎哈台記》是從一個在台灣長住十餘年的日本人眼中的台灣,從寫作的語氣與用語上來看,我想作者是早已內化成土生土長台灣人,是比台灣人更了解台灣的外國人了。書中所呈現的生活例子、剛來台的文化衝突、學中文的逗趣例子、台灣人獨特的熱情性格,以著輕鬆有趣的方式、詼諧的筆法讓讀者邊看邊笑。不禁想到自己在學語言與在國外生活的狀況,想來格外覺得書裡描述的情景簡直生動的可以。

 除了以一個外國人的眼睛看台灣以外,更看到作者連腔調都內化跑到對岸觀光海關還要檢查他的台胞證便覺得好玩。書中除了記述那些歡笑趣味以外,更加入了文化比較,讓台灣的讀者不只可以對台灣文化、自己太過親近而忽略的生活而有所覺知以外,更在作者以文化對比的方式讓台灣讀者了解台灣文化與日本文化相近卻有差異的之處,加以圖片輔助說明,讓這本書籍更加地平易近人,散發出那種外國人眼裡台灣人的性格特點—熱情洋溢。

 

想起自己在學習日本語時那位來台十多年後當了台灣女婿的日本老師,在課堂中所傳達出他對於台灣文化的喜愛,讓我在翻閱這本書之時,想起了那位自稱為台客老是愛穿花襯衫的日本語老師。

 

透過外國人的眼睛來認識自己早已習慣忽視的風俗,是別有一番況味的,因為這是你所不知道的台灣趣味,這些是你所忽略掉的台灣優點,而且從那些說明圖片來看,你還能走過一點點過去的台灣曾留下的痕跡,例如那個如今已很少看到的投幣式電話。作者更提出了一點我想還滿值得去思考的,有時文化偏見本身是因為誤解,倘若可以停一步去了解當地文化,其實會有更多寶藏等待我們去挖掘,這可不只是用台灣、日本,更適合在異國旅遊或者台灣人自己對其他台灣各地的文化偏見所應該持有的態度!

本文引用自inlandmurmur - 《台灣囝婿之桃太郎哈台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