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蚊子吸血閣

作者:蚊子

 

『一再重複同樣的行為,卻期待不同的結果,就叫愚蠢。』---《如果,這是天意》

 

懷著對之前《忠誠》系列的良好印象,在翻開這本書之前,我是以無比雀躍的心情,預期這應該又會是部講述都會女子求職求愛的心路歷程故事,直到真正踏入故事,我才很驚訝的發現這次的主角竟是高中女生,一個天真爛漫、充滿幻想、期待自己有天能萬眾矚目成為舞會皇后、跟男友進入同所大學一直相戀到老的典型小女生,就像所有青少年心理成長故事一樣,原本擁有一個幸福人生──有交往多年的青年才俊男友、知心的姐妹掏、無拘束的家庭關係──的曼蒂,在一起突發事件──一本青少年雜誌將他的男友梅森選為專題人物──後,原本所相信的一切就此改觀……

 

一心以為自己將成為校園風雲人物的曼蒂,歡欣的把男友拱上雜誌,卻沒有考慮到樹大招風的後果,她的風光維持不到一周,男友就被校園甜心給拐跑。她登時從萬眾矚目的幸運女孩,成為萬眾矚目的悲慘棄婦,這樣的屈辱不禁讓她開始質疑所謂的「卡瑪」──也就是因果報應──它真的公正嗎?為何惡意傷害他人的人,能夠過著神氣快樂的順遂日子,而她卻要承受眾人的訕笑、背叛的情傷,這樣真的公平嗎?!如果「卡瑪」不能給她一個公道,她決定自己來,與好友組成卡瑪俱樂部,她們要找回屬於自己生命的平衡,可命運的運行真就如她們所想的這般簡單嗎……?

 

西方高中校園就像縮小版的社會模型,自由開放的制度讓校園自行發展出一套運行的模式,高低分明的階級、壓迫下的生存、取得地位的小心眼、同流合污的必需,作者以這樣的小社會反映著大社會下,人總容易被眼前的狀態所誤導,執著於小細節、小挫折所帶來的痛苦,而無法看見更遠的未來所帶來的可能,很多時候我們總會埋怨天地,為何我們明明就很老實努力的在過日子,沒得罪過誰,也沒刻意傷害過誰,卻必須成為那些惡質人士人生功績上的犧牲品?為何我們需要承受磨難,而他們卻不用遭到報應?套句曼蒂所說的:「要等他們得教訓,也許我的孩子都上高中了。」可若是反過來想,當你的孩子都上高中時你還會在乎當年誰搶了妳男友,誰又背叛拋了誰這種事嗎?當事過境遷,我們都有自己的人生時,死命記著別人對你的不好,只是拿他人的錯來持續折磨自己,犯錯的人並不會因此有任何感覺,更甚者,只是助長了他們自負心理,讓他們認為自己有如此大的能力、魅力,能引響一個人這麼深,那麼你的恨還有意義嗎?

 

曼蒂就是一個用他人的錯來懲罰自己的傻瓜,更糟的是,她讓自己成為比曾經傷害過她的人更加惡劣,藉著「卡瑪」給自己一個冠冕堂皇傷害他人的理由,在傷害鑄成後沾沾自喜,以為這就是公平、就是天理,卻沒想過別人帶給妳的可能只是幾個月甚至幾星期的情傷,而妳所做的卻是足以影響他人一生的傷害。梅森因她們大動作的舉發而身負醜聞,無法升學,很可能後半輩子只能成為低階的勞動者;塞斯因為她們的惡意栽贓,可能從此與家人一輩子修補不了信任關係,產生裂痕,這樣的後果是她們在事後說聲「我錯了」,然後開個義學扳回自己的形象就可以彌補的嗎?

 

曼蒂這樣任性且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讓我在看著這一連串所謂的替天行道報復行動時,無可抑制的感到氣憤且無法苟同,甚至對於她的遭遇,不論是一開始的男友背叛,還是最後的反撲效應,都無法激起一絲一毫的惻隱之心,去同情她、讚賞她,更遑論喜歡。比起看到她們認為所該報復的人遭到報應,看這位驕橫自我的小女生嚐到自食其果的滋味,更讓人感到暢快!(XD)

 

與作者的前系列作相比,這本不得不說是教人失望的,我不太確定作者是刻意將劇中的青少年刻畫得有如春天的小蟲,稍微咬文嚼字的句子就會讓她們如臨大敵、百思不得其解,又極端趨炎附會,還是作者本身對時下的年輕人懷有頗深的成見,才讓裡頭的人物怎麼看,眼白都會很不由自主的給他翻上來……在女主角左彎右拐繞了太平洋一圈總算悟出了真理時,我實在無法豁然開朗,替她開心,反而很想給她巴下去大吼:「這種一眼就明白的事,用得著搞得跟解什麼量子物理學最高級題庫一樣嗎?!」看到她突然悟出了「報復的反面就是報恩」時,我登時無語了……

 

我想,這也許不能說是女主角的邏輯異於常人,而是因果循環這樣的觀念在西方並不是那麼盛行,沒有我們東方探討得那麼透轍,也因此整篇故事的基礎點在我看來真的有些薄弱牽強,使人懷疑一個在開頭就已表現得如此明白的道理,為何非要以這麼長篇的故事來說明?就連突然出現的深情男主角,都讓人對他的痴戀摸不著頭腦,整體上的不自然奠定了將讀者往外推的必然。

 

P.S. 感謝蚊子的心得分享。也許因為我們都是成熟的成年人,自然會覺得書中的青少年思路模式匪夷所思、難以理解。若把自己換成他們的角度來看事情,或許就容易接受多了。每個人都需要藉由教訓來成長,很多事沒有切身之痛難以真正明白,小編倒覺得書中描述的青少年,儘管與我們有文化上的差異,卻相當貼近現實,外國的高中也的確是那樣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