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表於荒蕪年歲
作者:心戒

如果孤獨是一段正向的過程,那為什麼,它不能是一種狀態呢?

 

讀完《孤獨》的瞬間,我突然好奇起這樣的問題。

  

《孤獨》是八正文化於2009年重新再版Anthony Storr19202001)寫於1988年的作品《Solitude: A Return to the Self》。英文版藉由副標清楚地點出這本書的主題:關於自我完整性的回歸。也就是說,Anthony Storr並不在《孤獨》一書中定義(或釐清)孤獨、寂寞、空虛這一類字眼間的差異。相反地,他把重點放在「何以人們需要(或渴求)孤獨」的原因,企圖探討孤獨對於一個人所能帶來的各式好壞影響。透過大量而具體的實例佐證,清晰地點出孤獨並非一種病態,而是一段潛沉的時光,一段提供自己審視內心並完璧自我的過程

 

Anthony Storr而言,孤獨幾乎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過程,它可能出現在幼兒時期被大人拒絕依賴的瞬間,也可能出現在年長喪親的時刻。它更可能是你在人群喧鬧中亟欲尋求的寧靜片刻,也可能是你在焦躁當下企圖突破的精神困境。Anthony Storr藉由大量科學家、音樂家、作家與藝術家等等「需要極度專心以完成高度抽象概念」的創作者實例,企圖引導讀者思索因孤獨所帶來的正面創作能量。藉由獨身一人的機會,人們將得以經歷「自我審視→自我參照→自我實現」這樣圓滿自身的過程。

 

我滿喜歡這樣的概念,但《孤獨》卻不能滿足我原先對這本書的期待與想像。老實說,我原本預期的是,Anthony Storr會花更多的篇幅探討他書中所謂的「第三個時期(The Third Period)」。也就是說,若一個人已然明白自己的天性,他並不需要透過社交活動來添增自己的信心或藉此獲得滿足與快樂,這時候的他,該怎麼跳脫「與人無關」的心境,進入「與人無涉」的階段呢?又為什麼,人們會進入這種狀態?(或說,該怎麼進入呢?)

 

面對這樣的問題,回頭檢視Anthony Storr在《孤獨》一書中所舉的例子,你會發現絕大部分的例子,都把孤獨當成一種過程,之後,終究還是會回歸人群/人際關係之中。一如創作者經歷此階段後,其作品受到朋友/小眾同好/大眾的肯定,進而證實孤獨是一種探觸並圓滿自我的途徑之一,也是獲得肯定的途徑之一。Anthony Storr在《孤獨》一書中所關注的,無疑更接近Paul Auster回憶錄的美妙譯名「孤獨及其所創造的」,但問題是,為什麼孤獨不可以是一種人們希望永遠保持住的狀態?(熱力學在這時候就很適合拿來做類比XD

 

坦白說,要真做到「與人無涉」,在現代社會似乎太難了,但若退而求其次,例如,你在部落格上書寫著對你來說非常重要(或很容易將你引入專注狀態)的題材,而這題材小眾到完全沒有人關心(或者說你乾脆關掉了留言及引用功能,也不會偷偷google之),為何你還是可以不間斷地書寫下去?而且是以一種持續帶來正面回饋的愉悅方式堅持著呢?(第十章有點接近這概念,但Anthony Storr的例子還是需要其他人的肯定)雖然Anthony Storr在《孤獨》中並未解答這樣的疑惑,但對於害怕孤獨及其帶來的負面情緒,而抗拒靜下來獨身一人進入內心思索人生意義的人,《孤獨》還滿值得一讀的。

 
 

PS.

有趣的離題是,看著《孤獨》的時候,突然讓人想起Colm Tóibín的《大師》,以及我鍾愛不已的BBC電視電影【Miss Austen Regrets】。後者讓珍‧奧斯汀對於孤獨和貧窮的生活狀態,說出了「我選擇了自由」這樣的話;前者則更為有趣,當我想著Henry James因妹妹的去世,而思索起自己「不與人深交,不給承諾,沒有摯愛。當血親通通離去時,自己是否被放逐了」這橋段時,Anthony Storr卻在《孤獨》一書中以Henry James晚年那小小的脫軌演出作為其「第三階段」的例子,兩相對比,看來煞是有趣。


P.S. 多謝心戒專業的心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八正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